內容來自sina新聞

人社部調研征保辦制度 被征地農民剛性納入社保



  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再次引起國傢的高度關註。

  江蘇省人社廳官網發佈的一則消息顯示,日前,人社部派出調研組,赴江蘇省句容市調研征保工作,對該市實施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項目進行評估。

  據瞭解,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句容市用一年半時間對歷史上被征地的9萬多農民實施社會保障工作。這一消息也得到瞭句容人社局負責征地農民保障工作的卜主任證實,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對被征地農民,句容市建立瞭常態運行管理和聯席會議等制度,實行'即征即保'。"

  對此,人社部相關官員指出,句容市組建的"征保辦"為全國首創,是一大創新做法,"對全國性完善被征地農民保障政策提供瞭具有很高價值的參考。"

  被征地農民社保不足

  一直以來,一些地方的村民不滿當地的征地補償和安置政策,從而引發的矛盾並不鮮見。隨著征地規模和被征地農民數量的逐年增加,涉及征地的信訪率也居高不下。

  國土部部長薑大明曾表示,這與現行法律執行不到位有關,也與征地范圍過寬、征地補償標準偏低、安置方式單一、社會保障不足、有效的糾紛調處和裁決機制缺乏有關。

  值得註意的是,薑農地變建地條件算公式缺錢急用哪裡借錢缺錢急用哪裡借錢大明明確指出瞭被征地農民與"社會保障不足"的相關性。

  此前,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教授項繼權提出,"解決被征地農民長期生活保障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失地農民納入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之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現在許多省份已將被征地農民納入養老保障或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但由於一些地方的社保資金籌措不能完全到位,目前的落實情況尚不盡如人意。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褚福靈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被征地農民的保障安置問題,相關法律早有明確規定,但各地的執行情況不是很讓人滿意。

  有分析指出,正是對公益用地補償資金由誰承擔現行政策尚未明確,從而導致政府補貼資金難以足額到位。

  不過,對於這些困局的紓解,一些基層地方正在做著積極的嘗試。

  今年12月1日,《江蘇省征地補償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開始施行。這確立瞭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即征即保、應保盡保、分類施保、逐步提高"原則,被征地農民將被剛性納入城鄉社會車貸信貸彰化秀水車貸信貸保障體系。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3-12-19/0935381616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awnsyl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